黄色小逼日本xx,99久久精品全部,深夜网站在线观看,国产哺乳在视频现精品视频,男人的天堂香蕉在线视频,日本美女a级视频网址,好男人资源在线观看好

2025年08月22日
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本地 > 正文

身邊“雷鋒” 感動常在

來源: 發(fā)布日期:2018-03-07   打印
  雷鋒,一個深深影響中國幾代人的名字。雷鋒精神,一種激勵著國人不斷向上向善的力量。
 
  多年來,我市具有雷鋒精神的個人和團體層出不窮,他們助人為樂、無私奉獻,在新時代自覺踐行著雷鋒精神,通過一件件看似平凡的小事,溫暖著更多人的心靈。
 
  3月5日,又是一年“學雷鋒日”,本報記者走進我市車站、社區(qū)、公益團體,探訪近年來三門峽市民身邊涌現(xiàn)出的“雷鋒”,展現(xiàn)平凡中的感動與雷鋒精神的力量。
 
  奉獻青春服務春運助他人
  本報記者徐小龍
 
  “阿姨您好,我?guī)湍嘀桑?rdquo;“小朋友,那邊有熱水,我?guī)湍憬右槐桑?rdquo;……今年春運期間,許多來往于高鐵三門峽南站和三門峽火車站的旅客都注意到,在車站的各個角落,有多名身穿紅色馬甲的志愿者在熱心地為旅客提供各種便民服務。
 
  “這位小伙子很有禮貌,不一會兒就替我買好了回家的車票。”幾天前,在三門峽火車站的候車室內,一位家住洛陽的旅客拿著車票,對身旁的志愿者連聲稱贊。
 
  據了解,在高鐵三門峽南站和三門峽火車站服務的志愿者共有17名,都是來自大中專院校的三門峽籍在校大學生。作為“2018年三門峽春運‘暖冬行動’”的志愿者,他們利用寒假在人流量密集的車站開展各項志愿服務,成為今年我市春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今年1月底,共青團三門峽市委聯(lián)合中國鐵路鄭州局集團有限公司洛陽車務段,面向在校大學生開展了志愿者招募行動。”共青團三門峽市委社會聯(lián)絡部工作人員劉樂說,經過選拔和培訓,17名大學生志愿者被分派到高鐵三門峽南站和三門峽火車站開展志愿服務,他們中有的已經是連續(xù)兩年參加該項活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從2月1日到3月1日,在為期一個月的志愿服務工作中,大學生志愿者們面向春運旅客的普遍性需求和老幼病殘孕等重點旅客群體,開展引導咨詢、秩序維護、重點旅客幫扶等服務。“在繁忙的春運工作中,志愿者們任勞任怨,既為旅客提供了許多幫助,也幫我們分擔了不少壓力。”三門峽火車站相關負責人說。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覺得自己有責任利用課余時間為社會作一些貢獻,因此,看到招募行動后,我第一時間報了名。”大學生志愿者張子雄說。張子雄就讀于東北林業(yè)大學,今年上大二,剛剛結束的這段志愿者經歷讓他感觸頗深。“春節(jié)前夕和農歷正月初七前后,車站每日發(fā)送的旅客數量都很多,志愿者工作也十分繁忙。但看著一位位旅客在我們的幫助下順利登上列車,我的心里總是暖暖的。幫助他人,快樂自己,這個寒假真的特別有意義。”張子雄說。
 
  空當課堂校外生活愈多彩
  本報記者劉晨寧
 
  “媽媽,今天老師給我們讀了一個新繪本故事,我講給你聽好不好?……”新學期剛開始,家住湖濱區(qū)前進街道和平社區(qū)的淘淘就迫不及待走進了社區(qū)組織開辦的“大手牽小手”空當課堂,繼續(xù)享受豐富而有趣的課外時光。
 
  據了解,因考慮到小學生周五下午比平時少一堂課,許多家長尚未下班,來不及接孩子的情況,2017年4月起,和平社區(qū)黨支部聯(lián)合轄區(qū)單位三門峽市一小開辦“大手牽小手”空當課堂志愿服務活動。由市一小志愿服務隊選派學校語文、英語、美術、音樂等科目的教師黨員志愿者,在每周五下午放學后來到和平社區(qū),利用社區(qū)空閑會議室和活動室,為小學生開設繪本朗讀、手工制作、社區(qū)實踐、書法、音樂等特色趣味課程,每次課時約為1小時,受到孩子和家長們的一致歡迎。
 
  今年29歲的任潔就是其中一名志愿者。任潔在市一小擔任語文教師,2017年9月,她加入“大手牽小手”空當課堂,每周五下午下班后,她和同事們來到距離學校不遠的和平社區(qū),陪伴暫時不能回家的孩子。“空當課堂不同于嚴謹正式的學校教育,我和同事都希望孩子們能在輕松活潑、趣味盎然的環(huán)境中享受課外時光,若能再收獲一定的知識就更好啦!”任潔說。雖然要犧牲部分休息時間,任潔對此并不在意:“作為一名教師,我們的使命就是教書育人,即使走出校園,我和同事們也希望能參與到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活動之中。空當課堂是一個很好的形式,能帶著孩子們度過一段快樂的校外時光,為他們的全面健康成長貢獻一點點力量,我們很開心也很驕傲!”
 
  近一年,和平社區(qū)“大手牽小手”空當課堂已累計開課近40課時,10余名市一小優(yōu)秀教師輪流參與其中,數十名轄區(qū)少年兒童受益,轄區(qū)居民周五下午孩子無人看管的“空當”難題得到了妥善解決。淘淘的媽媽孫女士對此深有體會:“孩子周五放學早,我和他爸爸都工作特別忙,以前每到周五就發(fā)愁,自從參加了空當課堂,孩子開心、我也放心,這些老師們和社區(qū)工作人員真是我們身邊貼心的‘活雷鋒’啊!”和平社區(qū)黨支部書記李春亞表示:“為居民做好服務是我們的職責。今后,空當課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共建平安幸福社區(qū),歡迎更多不便接送孩子的轄區(qū)居民了解空當課堂,把孩子送到這里來!”
 
  熱心公益存儲“愛心”傳真情
  本報記者張茜
 
  “上次就是這個小伙子給我修的腳,他特別有耐心。”“這娃真不賴,修腳從來不收錢,對我們像親人一樣!”……在三門峽市會興敬老院,一提起尚振周,老人們總是豎起大拇指稱贊。這個“80后”小伙兒從2017年開始為老人們免費修腳,做足部健康按摩,耐心細致的服務和默默奉獻的精神被老人們稱為當代“活雷鋒”。
 
  尚振周今年32歲,家住湖濱區(qū)澗河街道六西社區(qū),是市區(qū)華夏良子足浴店的一名中醫(yī)推拿專家。從業(yè)十年來,他發(fā)現(xiàn)平時接觸的足部疾病患者以中老年人居多,很多老年人由于身體原因,就連修剪趾甲都十分困難。于是他萌發(fā)了走進敬老院,幫助孤寡老人和殘疾人修腳、治療足部疾病的想法。2017年6月,他正式踏上了義務服務老人的愛心之路。
 
  “當時走進敬老院,我發(fā)現(xiàn)很多老人的腳都有問題,甲溝炎、嵌甲、雞眼等很常見。”尚振周說,在他的服務對象中,有的老人長期生病臥床,有些甚至是植物人,加上部分老人不太配合,工作難度很大。尚振周通過細心輕柔的操作,讓老人們感受到修腳和做足部按摩的好處。“其實我工作比較忙,一個月只有四天假。我就利用休息時間,分別輪著去幾家敬老院服務。”尚振周說,“每次去敬老院,我都得早上6點起床收拾工具,8點到現(xiàn)場,忙活到中午12點結束,每次可以服務10個人。”
 
  經過大半年時間,許多老人和尚振周熟絡起來,對他的服務也十分認可和信任。“有次我在為一個重病老人修腳的時候,他感動得哭了,當時我就覺得沒有什么比讓他們感到幸福更有意義了。”尚振周說。
 
  實際上,尚振周的義務服務離不開社區(qū)的影響,他正是通過六西社區(qū)“愛心時間銀行”志愿服務平臺開啟了自己的公益之路。據六西社區(qū)聯(lián)合黨工委書記丁亞曼介紹,“愛心時間銀行”是一個特殊“銀行”,它存取的是居民們愛心活動換算而來的“時間”。當居民需要幫助時,可以從中支取相應的“被服務時間”。在存取愛心的過程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被縮短,有助于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互助互惠型社會氛圍。
 
  尚振周只是“愛心時間銀行”中一位普通“開戶者”。據統(tǒng)計,目前該平臺已累計注冊志愿者1600余人,其中不乏其他社區(qū)慕名而來的“外來儲戶”,而且人們普遍存的多、取的少。多年來,“愛心時間銀行”的服務內容也在不斷升級,從最初單一的慰老服務拓展到環(huán)境衛(wèi)生、健康教育和群眾性文體活動等六大類二十多個項目。如今,在六西社區(qū),有困難找“愛心時間銀行”已經成為居民們的一種習慣。“設立‘愛心時間銀行’,其實是倡導大家參與學雷鋒行動,我們希望有更多人能加入公益活動中,傳遞愛心,創(chuàng)建和諧社會。”丁亞曼說。
 
  老有所為載歌載舞送關懷
  文/圖本報記者程倩
 
  3月5日上午,沁園春老年護理院內響起了掌聲、歡笑聲。在“學雷鋒日”這天,60歲的馬金霞帶領著三門峽金玉緣紅歌隊公益協(xié)會戲劇藝術團成員,為護理院的老人們表演耳熟能詳的戲曲、紅歌等經典節(jié)目,臺上臺下人們臉上都掛滿幸福的笑容……
 

公益團體為老人們表演經典戲曲節(jié)目
  這樣的公益演出,他們已記不清演過多少場,團隊成員平均年齡60歲,他們時常進養(yǎng)老院、進社區(qū),還向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溫暖。三門峽金玉緣紅歌隊公益協(xié)會總會長馬金霞說:“我們這個團隊組建3年來,已有唱演藝術團、廣場舞隊等10個團隊共100多人,大家聚在一起唱紅歌、樹正氣,還從基層做起為社會送溫暖,我們每個人都享受其中。”
 
  剛剛過去的新春佳節(jié),馬金霞和團隊成員是在忙碌充實中度過的。農歷大年三十這一天,近50位協(xié)會成員前往三門峽市老年護理院包餃子、演節(jié)目,悉心的呵護讓護理院的老人們感動得直落淚。2月28日,該協(xié)會組織為環(huán)衛(wèi)工人送溫暖,與三門峽市老年護理院和三門峽環(huán)衛(wèi)處聯(lián)合,為200余位環(huán)衛(wèi)工人送上熱氣騰騰的湯圓,讓環(huán)衛(wèi)工人感受到濃濃的關愛;當天,該協(xié)會成員還一同在市老年護理院為老人們做飯,領著大家一起唱《東方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馬金霞坦言,她和協(xié)會多數成員都已步入老年,但大家身體較好、能走能演,就想多貢獻點力量,溫暖更多無法行走、需要幫助的老人和困難群體,雖然費神費力,卻感覺累并快樂著。“最初我們只是在內部自娛自樂、互相幫助,后來我父親生病住進了老年護理院,過年我去接他回家時,聽說還有不少老人因生活不能自理或子女在外地而沒法回家過年。于是,我決定以后每到過年就去護理院給老人們包餃子、演出,慢慢地養(yǎng)成了習慣。有些老人也愛上了這里的熱鬧氛圍,子女來接都不愿回家了。”馬金霞微笑著說。
 
  近年來,三門峽金玉緣紅歌隊公益協(xié)會的成員們一直堅持公益演出,化妝、服裝費用全部自己承擔,每次奉獻愛心也都是大家一人出幾十元湊出來的。雖然沒有經濟上的回報,但每一位成員都在關懷別人的同時收獲著快樂。

責編:徐偉

( 編輯:徐偉 )